媒体中心
在这里,为您提供最新的企业动态,行业资讯,市场焦点,让您及时了解市场变化、把握行业脉搏。
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启动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的通知》以后,许多人只知道这15个城市成为试点城市,却不知道具体政策。今天就带大家详细了解,这15个城市为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做出了哪些努力?
北京:完善机制,加快推进
2024年4月17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城市管理委发布《北京市2024年能源工作要点》,提出50项年度重点任务。其中,在强力推进能源关键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北京将推动公共领域汽车全面新能源化,到2025年要累计推广3.63万辆新能源汽车。
其中提到,2023年,北京“十四五”规划新增调峰热源项目已全部建成,为新能源汽车运行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2024年将高标准建设首都数智化坚强电网,在电源、充电站、城市供热管网等方面加快推进。除此之外还有大家最关心的一点——价格,北京将着力深化能源重点领域改革,完善京津冀绿电交易价格机制。
深圳:专项扶持,电动化先行者
2023年,深圳已出台关于增强关键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培育构建现代汽车产业体系、提升汽车产业先进制造能级、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等多方面利好政策。
被选为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后,深圳又大力鼓励消费者购车,实施新能源购置补贴、专项摇号购置补贴、放宽混动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等,惠及6.3万名消费者;加强公共领域应用示范,推动旅游客运车辆、公务国企用车、垃圾转运车、港口内燃油拖车等更新置换。在充换电基础设施领域,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深圳将累计建成充电设施60万个,其中快速充电桩4.5万个。
重庆:四方发力,提供保障
在推进车辆电动化进程方面,重庆将从“全面推进车辆电动化进程、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优化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这4个方面“做文章。在夯实城市公交、出租、网约、邮政快递领域推广成效的同时,加快公务用车、环卫、机场用车和其他特定领域车辆推广,分类别、分阶段推进多个领域车辆电动化。
配备充足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是实施车辆电动化的前提。为此,重庆将加密高速公路服务区、国省干线公路、旅游景区等快充网络布局,实现“区县全覆盖”“乡镇全覆盖”,计划到2025年建成充电桩超过24万个,换电站200座。
成都:统建统管,有序充电
《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80万辆,公共领域电动化率80%”的奋斗目标。为此,成都将全市汽车分为5个大类19个小类,在公共领域重点突破,带动民用领域普及应用。
同时,成都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建设管理,形成布局均衡、适度超前、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按照试点要求,结合有关实际,计划试点期内新建充电桩约3.4万个。此外,成都还将加快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应用。通过“统建统管,有序充电”试点推动智能有序充电;建设大功率充电和快速换电场景。
郑州:让电动汽车“充电自由”
3月19日,郑州市发布《郑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35年)》,进一步布局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提到,2035年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70万辆,郑州市充电设施规模预计达到110万个。其中,个人充电桩90万个,公专用充电设施20万个。
宁波:覆盖全市充电体系
根据试点方案,宁波将通过聚焦充换电、光电储能、低碳等领域,加快推进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目标到2025年,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自动驾驶试验区基本建成,智能网联公交(无人驾驶)试点应用项目、江北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及交旅应用示范基地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建设有望实现大幅跃升。
厦门:充换电建设,六方面发力
“电动厦门”主要包含聚焦低碳示范、强化配套支撑、完善创新体系、聚力智慧交通、强化产业协同、深化开放合作等六个方面。
一是聚焦低碳示范,加快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持续跟进电动车新增替代;二是强化配套支撑,构建适度超前的充换电设施网络。三是完善创新体系,支持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四是聚力智慧交通,构建低碳、智慧交通体系。五是强化产业协同,完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产业生态。六是深化开放合作,建设极具竞争力的区域发展格局。
济南:三重试点叠加,全面电动化
根据《通知》公布的数据,济南2023年已有电动车2.57万辆,充电桩1.7万个,换电站177座,将重点围绕“智能网联示范”、“车电分离”、“碳交易平台示范”、“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等领域开展试点工作。
预计到2025年,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充换电站800座以上,公共及专用充电桩22000个以上,加氢站(含合建站)10座,实现重点应用区域全覆盖。届时,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另据《济南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济南将建设形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石家庄:争创电动化,确保项目落地
早在2021年,石家庄市便发布了《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物流配送车、渣土车、邮政车等车辆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
按照试点要求,石家庄结合有关实际,计划试点期内推广车辆4.4万辆,新建约2.27万个充电桩及30座换电站。此外,石家庄还将加快推广智能有序充电、车网双向互动、“光储充放”一体化、绿色电力交易等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发展。
唐山:简化审批程序,强化金融支持
唐山对于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的政策落实,从多方面推进。简化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审批、高压充电设施报装;对购置新能源重卡提供金融支持、支持新能源车辆租赁平台建设、免收充电基础设施占地费用、奖励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落实加氢站建设补贴;
放宽对新能源车辆的管控、优先保障新能源车辆通行、支持多种形式储能发展;提升工业用电峰谷电价价差、减免新能源汽车停放服务费、完善充电设施电价机制、完善电动汽车充换电价格机制、探索绿碳积分消费模式;加强配套电网建设、支持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建设等等。
柳州:主动作为,创新机制
柳州主要从五方面入手: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继续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
其中大众最关心的莫过于落实优惠政策。落实国家有关电动汽车充电价格政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执行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电力用户,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鼓励用户低谷时段充电。落实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相关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支持乡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海口:多项现金补贴,开展试点示范
在一系列措施支持中,海口关于环卫车新能源化的政策写得明明白白。对在海口购买新能源环卫车(以机动车行驶证的车辆类型为准)新车并在省内注册登记,且自车辆注册登记起一年内核算里程达1万公里的,按中重型、轻型及以下每辆车分别可申领3万元、2万元的一次性运营服务补贴。
不过这些补贴会逐年退坡,2023、2024、2025年注册登记的车辆补贴标准分别按车辆对应领域补贴的100%、90%和80%执行,且每辆车只能申领一次。
长春:加快“绿电+”新兴产业培育
截至2024年4月初,在长春市本级(即城区和开发区)的15400多辆巡游出租车中,已有7100多辆更换成电动汽车;市本级的4076辆公交车中,有3377辆是新能源汽车,占比达82%。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国网长春供电公司正积极开展220千伏前程输变电工程、66千伏英俊输变电工程等16项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升级供电服务水平。
银川:加快建设,试点推广
作为试点城市,银川市将尝试在出租、城市公交、快递、邮政、物流配送等领域应用换电、融资租赁、“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以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光伏储能分布式能源设施为发展基底,以数字化综合管控与服务平台为发展支撑,集“光储充放检”零碳产业生态链与新技术融合发展一体化的城市新能源综合运营服务。
鄂尔多斯:差异化收费,绿色发展
《通知》明确了三大主要目标:一是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二是充换电服务体系保障有力,三是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四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提升车辆电动化水平,二是促进新技术创新应用,三是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四是健全政策和管理制度。
目前并网总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今年将开工建设新能源项目2000万千瓦左右。依托绿电优势,打造了全球首个零碳园区,全面开展低碳园区建设、储能示范、绿电替代。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一半以上,年消纳绿电百亿度、减少碳排放1亿吨。
合金牌号 厚度、用途等
30分钟内快速回复
一对一设计定制生产方案